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4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42篇
工人农民   57篇
世界政治   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8篇
法律   601篇
中国共产党   163篇
中国政治   412篇
政治理论   124篇
综合类   78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现在,我代表常委会办公厅报告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下简称建议)办理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加强改进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积极回应民生关切,努力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中来。  相似文献   
2.
3.
我国贫困问题的主要形态已从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顺应相对贫困治理的需求,有必要系统构建贫困治理的逻辑与机制。在分析相对贫困的概念、特征和治理需求的基础上,文章从系统观念出发,提炼并阐释了以党领导为核心,以自治、法治、共治和技治为手段的“1+4”相对贫困治理逻辑。通过分析浙江安吉“生态扶贫”和山西“吕梁山护工”治理实践表明,由于地方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条件具有差异性,治理的侧重点会有不同——安吉重视绿色发展理念和共同富裕示范机制建设,吕梁重视护工就业培训和脱贫增收机制构建,但其治理逻辑存在共识,能有效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地方治理效能。基于此,文章在“1+4”相对贫困治理逻辑基础上结合地方经验,从组织机制、内在动力机制、法律机制、协同共治机制、监测机制、示范引领机制六个方面提出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的基本框架,尝试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刻实践,面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和总结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从哲学上深入考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对于我们准确把握其所蕴含的历史和时代价值,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辛鸣 《理论前沿》2006,(8):17-19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和谐社会重要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观、系统观、矛盾观、利益观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6.
韩强 《中国司法》2006,(12):66-67
自上世纪90年代,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我国房地产市场得到了快速迅猛的发展。随着商品房的开发、房改政策的实施、住房私有化制度的推行,特别是房屋二三级市场的开放,个人房产的市场流转比重日益增加。由于个人房屋权属来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共有房屋的认定和处理成为一个  相似文献   
7.
采用生长试验、免疫放射分析和定量PCR方法,观察了生长猪血液中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I)及其结合蛋白(IGFBP3)数量的变化和IGF-I基因在肝中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 每1 kg饲料中添加125-250 mg铜,能够上调IGF-I基因的表达量,显著提高猪的平均日增重,促进生长猪循环血液中IGF-I浓度的增加。试验结果证实,铜是通过促进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相关因子的合成和分泌来发挥促生长作用的。  相似文献   
8.
李金秀  潘强 《犯罪研究》2006,(4):41-44,51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取消了免予起诉,确立了酌量不起诉制度。然而,司法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检察机关对该项诉讼制度几乎弃之不用。本文分别探讨了酌量不起诉的理论依据及其诉讼价值,并研究了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几个具体问题,鲜明地提出应当大胆依法适用酌量不起诉制度,以充分发挥其功能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补偿主体的确定是行政补偿的首要环节。我国现行与行政补偿有关的法律没有确定补偿主体的指导原则,补偿主体往往就是征收主体,这种政府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的模式极易引发“政群对立”。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行政补偿应以“受益者补偿”作为其主体确定基准,同时探讨了我国行政补偿主体的现存类型及存在问题,提出健全我国行政补偿主体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传统公司法坚实地建立在这样的法律理念之上,即公司的所有者或投资者(股东)与所注册成立的公司之间是严格地分开的,换句话说,只有后者才能对公司的行为后果负责。这种理论适用于十九世纪刚出现时的单一层次结构的公司,其能否延伸适用到当今世界盛行的多层结构公司(公司集团),适用到何种程度,是本文即将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